当烙画遇上生物科普 当非遗遇上大学生
大学生进社区教小朋友创作非遗烙画。当烙大学董依晴/摄 一到周末,画遇在安徽省安庆市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或菱湖公园附近,上生生热血江湖漫画吧常常能看到一个流动的物科展示烙画手工艺品的摊位。年轻的普当“摊主”和小“师傅”们热情洋溢地招呼着路人围观烙画书签和烙画葫芦。他们都是非遗来自安庆师范大学致知生物科学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的大学生。 2023年成立以来,遇上工作室始终以“生物科技赋能非遗文化”为目标,当烙大学专注非遗烙画的画遇传承与创新,走上一条产品制作与知识输出并存的上生生科普道路。“我们希望通过努力,物科让自然科学不再那么远,普当让非遗文化传承不再那么难。非遗”团队负责人、遇上热血江湖漫画吧该校生物科学专业2022(6)班的当烙大学周玲同学说。 3月13日,工作室在校内举办非遗烙画学习体验活动,吸引了100余名学生前来体验。“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是一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在学生动手体验前,工作室成员运用图文、影像等方式介绍了烙画的历史传承和基本的作画方式。观摩完优秀作品后,前来参与活动的学生们跃跃欲试。 该校园林专业2023(1)班学生黄常薇拿起电烙笔,选择好图案,专注地在木板上进行创作。“没想到自己也能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奥妙。制作过程中,温度和力度的控制,轮廓的勾勒和细节的描摹等重难点技术需要反复尝试,才能达到效果。” 工作室成员、园林专业2023(1)班廖静雅同学一边讲解烙画创作技巧,一边指导学生创作。她坦言,刚接触烙画就被其所蕴含的文化魅力深深吸引,“看到现场有这么多同学对烙画感兴趣,我也感到非常骄傲”。 “将烙画技艺与生物科学知识相结合,不仅提升了非遗烙画的现代魅力,还有助于拓宽视野,让我们从艺术的角度重新审视生物科学领域,通过烙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使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加深对生物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工作室成员、生物科学专业2022(2)班的曹馨雨说。 这群传承非遗的大学生也曾历经坎坷。去年9月,工作室成立之初,成员仅有6名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人员少、创作效率低。“既难有好的想法,动手能力也很差。”周玲回忆,去年12月初,大家想以烙画技艺为基础画一批书签,却连应当用什么样的竹片都搞不清楚,成员们积极性较低。 为改变这一现状,在生物技术教研室郑爱芳副教授的帮助下,工作室招纳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22级邹文汉擅长数据统计,负责管理财务;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2022级陈艺文、杨晓雨新闻采写能力突出,负责运营工作室各新媒体平台;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21级陈鑫有较强的绘画功底,负责用铅笔打稿、绘制底图…… 创作班底稳定了,工作室成员还主动向美术学院徐昌斌副教授等专业老师寻求烙画技术指导。从基础点、线、面学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练习烙画技法、积累经验,逐渐从一窍不通的“小白”到熟练操作电烙笔在木板、竹筒、葫芦等生物材料上进行创作。 电火闪烁之间,新的灵感诞生。烙画团队将烙画技艺与生物科学相结合,在葫芦上进行绘画,借助“福禄”的谐音寓意,创作出内容丰富的生物科普作品。“我们搜集了很多蘑菇、噬菌体、细胞等生物图案,将它们绘在葫芦上,同时为作品增加科学性和趣味性。”周玲说。 技术娴熟了,每逢周末和假期,工作室成员都会带上原材料,在热门商业区或景区宣传、售卖手工制作的烙画葫芦。工作室成员根据不同客户需求,现场打样、绘制,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我要的定制图案分别是荷花、星星和稻穗,寓意都很美好。”近日,从安徽省池州市前来安庆市旅游的王星雨在摊位前驻足良久,拿到了心仪的定制作品。 工作室还面向社会大众进行科普与传承。3月16日,工作室来到安庆市荣升社区向孩子们介绍烙画历史渊源、技艺特点和艺术价值。“你们平时喜欢画画吗?都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呢?”廖静雅从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入手,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工具和材料,介绍了烙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一年级的张鸣宸小朋友握住电烙笔,在木板上绘制出一个造型可爱的蘑菇。他说,未来也要做一个“非遗传承人”。 周玲说,团队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相信这样的活动能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的热爱,培养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科学理念。 滕军 汪傲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俄罗斯副总理:中俄贸易的92%已采用本币结算
- 京城北海公园山桃花开映白塔
- 华媒代表走进“湘南第一村” 体验特色民俗品文化传承之美
- 政策解读:25项具体任务聚焦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
- 呼伦贝尔普降大雪 最美雪“警”温暖守护
- “香港阿sir”赴约贵州“村超” 足球成友谊桥梁
- 日本已有26人因服用含红曲成分小林制药保健品住院
- 斯诺克世界公开赛:丁俊晖零封对手进四强
- 看剧观展运动自习 高校“打卡游”还能这么逛
- 中新健康丨广州胸科医生提醒:咳嗽2周以上应考虑肺结核可能
- 京城北海公园山桃花开映白塔
- 强化大学中学衔接 武汉大学举办高中生赏樱专场
- 台湾青年在海峡青年节中的角色转换:从参与者到组织者
- 东西问·武夷论坛丨薄国强:东西方文化如何更好地理解彼此?
- “香港阿sir”赴约贵州“村超” 足球成友谊桥梁
- 2000多年前的周朝原来是这样宴请宾客
- 俄罗斯退出后,波兰宣布暂停执行这一条约!
- 福建周宁:林公金身起驾赴台安座
- 水利部:多措并举推进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
- “香港阿sir”赴约贵州“村超” 足球成友谊桥梁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逛公园是春天的一件正经事
- 东西问·两岸“名”迹|逝世45周年 在台湾找寻李济踪迹
- 《梁溪历史文化丛书》在江苏无锡首发 赓续城市历史文脉
- “第6届香港工展会·澳门”开幕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
- 吉林省开展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工作
- 术从口口相传到整理出版成乐谱的著名民族音乐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为抢救这项“濒临失传”的艺术,中央音乐学院派万桐书到新疆主持收集、整理、出版十二木卡姆乐谱的工作。1960年,《十二木卡姆》乐谱两卷集和资料唱片出版,收录乐曲320首,歌词2990行,为它后续的传承与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文字、音响、乐谱资料。这些成果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因贡献突出,万桐书也被誉为“抢救木卡姆艺术第一人”。 七十多年前,万桐书打捞起了岁月风尘中民族文化瑰宝的木卡姆艺术,如今,木卡姆歌声穿越在新疆大地,哪里有木卡姆,哪里就有音乐歌舞。新疆木卡姆艺术团正在筹备万桐书题材的歌剧,他们将用木卡姆的形式演绎万桐书为抢救濒临失传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而举家来到新疆工作的主要事迹,以及保护传承木卡姆艺术的成果,万桐书文献馆里的资料为这部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
- 聚焦“她经济”:2024中国品牌节女性论坛5月中旬在京举行
- “台湾娘子”张平宜的凉山情缘
- 新航季中国国航欧洲航线运力投入超过2019年